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8日公布,将于12月12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2023年第四期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为100亿元。
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规模增加至500亿元。迄今已经发行三次:
6月,财政部面向专业投资者招标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投资者认购踊跃:2年期60亿元,认购倍数3.62倍,发行利率2.20%;3年期40亿元,认购倍数4.52倍,发行利率2.30%;10年期20亿元,认购倍数5.11倍,发行利率2.71%。
8月,财政部面向专业投资者招标发行120亿元人民币国债:2年期60亿元,认购倍数3.1倍,发行价格99.97元,对应发行利率2.22%;3年期30亿元,认购倍数4.2倍,发行价格100元,对应发行利率2.30%;5年期30亿元,认购倍数3.7倍,发行利率2.52%。
10月,财政部面向专业投资者招标发行160亿元人民币国债,认购倍数2.44倍:2年期(增发)40亿元,发行价格99.29元,对应发行利率2.65%;3年期(增发)50亿元,发行价格98.87元,对应发行利率2.75%;5年期(增发)40亿元,发行价格98.54元,对应发行利率2.85%;10年期(增发)30亿元,发行价格98.00元,对应发行利率2.95%。(完) 【编辑:于晓】
中新网11月28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学和研究体系,需要构建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体系。”近日,在2023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圆桌会议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指出。
会议现场。供图
2023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圆桌会议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和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共同主办,《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共同承办。
会议紧密围绕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推动网络空间安全加速发展,促进产业模式创新与交流合作提供智库支持。
沈昌祥认为,网络空间安全构建全面的工程实践能力体系,要从五方面下手,包括技术创新攻关、主动防护构建、安全综合治理、复杂环境对抗、追踪取证反击能力。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副部长郭玖晖在会议指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和产业发展将有力护航航天强国建设,并对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智库”,为航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出谋划策提出更高要求。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委会主任、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于锐强调,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要坚持创新发展,积极地开展研发制造产业链,不断地完善标准体系,开展安全性检测和评估,开展应用示范、人才培养等,为我国的网络安全产业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李佳表示,系统院将继续发挥智库平台优势,建强做佳《网络空间安全科学学报》这一学术交流平台,做好学术思想与科技成果传播的通道,为推动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中关村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晓春分析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形势和问题,提出要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具体要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加强专用网络入口管控、加强供应链安全管控三项指导性建议。(完)